“住上了新楼房,看病却成了烦心事。”重庆巫山曲尺乡哨路村崭新的安置区里,69岁的孟官学望着眼前云雾缭绕的摩天岭,眉头紧锁。谁能想到,这个靠旅游开发而焕然一新的村庄,1478名村民却因村卫生室的拆除、县中医院摩天岭康养中心的投用,陷入了窘境。这看似无解的困局,在今年春天迎来了转机。
\n迷雾下的“健康账单”
\n四年前,哨路村大规模实施旅游开发。然而,随着村卫生室被拆除,村民需要转投县中医院摩天岭康养中心寻诊问药后,烦心事也接踵而来:康养中心远离居民点,看病拿药得多走两里路;医保报销比例降低,买盒感冒药还得排队挂号;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冬天复诊,竟被通知“季节性停诊”……
\n“原以为能让村里人就近享受二级医疗机构的优质资源,哪知道却给大伙儿带来了困扰。”哨路村村支书刘洋感慨,拨开云雾见月明得多方发力才行。
\n建议中的“破局密钥”
\n转机出现在今年2月的县人代会上。县人大代表谢黎黎带着村民的诉求,提交了《关于进一步提升曲尺乡哨路村群众看病就医服务保障的建议》。这份建议第一时间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,县卫生健康委为此组建了专项工作组,一方面就哨路村卫生室重建和过渡期医疗卫生服务作出详细部署,另一方面联动县中医院康养中心同步推进服务优化。
\n“代表不是交完建议就完事,而是像监工一样紧盯我们的进度表,想慢都慢不下来。”县卫生健康委主任周阳春的话里,藏着破局的“关键秘钥”:人大代表全程“贴身”督办,跟着工作组勘查新卫生室选址,盯着村委会布置临时诊疗点,拿着村民列出的急需药品清单帮忙协调。
\n“每回路过都要来看看,想起就高兴。”谈到眼前的变化,黄大娘满是期待。
\n诊室里的“民生答案”
\n5月底,哨路村村委会小会议室“摇身一变”成为标准化卫生室,基础医疗设备、常用药物、医保结算系统一应俱全,从源头上抹平了村民医保报销落差。更让村民惊喜的是,村医常驻轮流坐诊,每周还能通过远程系统请县医院的专家“云会诊”。“现在测血压不用爬坡,报销直接刷卡,跟城里一样方便!”孟大爷举着刚刷完的医保卡,笑意溢满脸庞。如今,慢病随访、家庭医生签约、健康宣教等方式让村民们在家门口看病更有“医靠”。
\n前来回访的谢黎黎代表,看着排队测血糖的老人、抱着孩子取药的年轻妈妈,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从建议提交到落地见效不到100天,这不仅是速度制胜,更是人大制度‘民呼我为’的生动实践——代表主动发声、部门积极响应,才能把民生难题解到群众心坎上。”
\n通讯员 朱丹
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