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8日贵州遵义一场暴雨中,几位学生躲进一家汽修店避雨。老板不仅没赶人,还主动拿出毛巾和雨伞。发现雨势太大后,他直接开面包车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到学校。这件小事被发到网上后,瞬间引爆全网,网友齐呼"这样的老板活该发财"。
说到这个老板的举动,让我想起老家街口那个总给环卫工留热茶的便利店大姐。有些人做好事就像呼吸一样自然,根本不会算计得失。这个老板说的"我也是当爹的人"简直戳中心窝子。去年教育部有个数据说全国中小学生超过2亿,每天上下学遇到突发天气再平常不过。但有几个成年人愿意放下手里的活,去管别人家的孩子?老板这一脚油门,踩出的可是人间真情。
对了,你们发现没有?这事儿还有个"意外收获"。那些学生后来不仅还了伞,还带着家长来道谢。有家长直接表态以后修车就认这家店。这让我想起个有意思的数据:2023年某消费报告显示,83%的消费者更愿意光顾"有社会责任感"的小商家。老板看似亏了时间和油钱,实际上赚足了口碑这种"隐形资产"。要我说啊,这比花钱打广告管用多了!
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儿。这种善意的传播就像滚雪球,越滚越大。我敢打赌,接下来三个月这家店的生意量至少能涨三成。这不是瞎猜——去年石家庄也有个类似案例,一家馒头店经常给环卫工免费送馒头,后来被报道后销量直接翻倍。老百姓心里有杆秤,就愿意用消费票选这种良心商家。
说到这个"善意经济学",其实特别像老家腌酸菜。刚开始就是一坛白菜加点盐,时间久了自然发酵,最后满屋飘香。老板这个举动看似简单,却在每个人心里种下了温暖的种子。现在很多人总说生意难做,其实是不是忘了最朴素的道理:真诚才是永远的"必杀技"。
最后要说的是,在这个扫码支付都怕输错金额的时代,能遇见这样"不计成本"的善意实在太难得了。老板用行动给我们上了堂课:有时候做生意和做人一样,别算计太多,先把心里的那盏灯点亮了,该来的自然会来。
各位老铁们,你们遇到过这样暖心的商家吗?或者你们觉得这样的善意能不能真正改变商业环境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~
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